去中心化的批踢踢
今年四月份,PTT 宣布計畫導入區塊鏈,達成去中心化的終極目標
Original PTT
身為台灣最活躍的電子布告欄平台,採用 Talnet BBS 技術,建立於台灣學術網路之上,目的為提供自由言論的平台。
它的原始碼現由台灣大學資工所的學生及校友共同維護。
當初創始的理念是希望透過開放式平台技術,將使用者與社群媒體自由化,雖然站務管理相對民主,但系統管理部分始終受限於中心化技術無法突破,目前實體主機仍然存放在中心化的伺服器,以及現有開源系統,實務上無法直接去中心化。
分散式的社群媒體(Distributed Social Media)
現在這台維護所有批批踢程式碼的實體主機雖沒有一個 OWNER,但為了完全實現去中心化的理想,今年打算與 Biilabs 攜手合作,使用它提供的分散式帳本,配合TangleID (以 IOTA/Tangle 技術為核心的分散式身份識別系統, Distributed IDentification,又稱 DID) 與 TangleMedia (分散媒體)。
PTT.ai = Blockchain + TangleID + TangleMedia
如此可以將使用者個資交還給使用者保管,未來不論是新媒體或者是社交媒體平台,將不再主導使用者帳號系統,往後使用者可以保護或重新建構個資,相對也要對自己負全責。
同時,讓已提供23年的批幣實現更有制度的 Tokenization,將來的平台內,使用者發文時可自行決定,觀看該文章需要多少新批幣或者是以訂閱制發行,而讀者可透過購買新批幣來觀看或者訂閱內容,PTT.ai 會在所有的使用者互動行為過程,扣除維護點數以作為願意支持平台營運的動力來源。
透過這樣的站內經濟模式,期待 PTT.ai 可以成為自給自足的社群媒體,運作在一個自主並且不受任何利益團體監管的機制之下,並能保護個資以及保障使用者的數位創作資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