犇睿資本-區塊鏈投資機構

關於BN capital
2017年初剛成立的犇睿資本,主要由區塊鏈專業投資人、研究人員、投行,VC\PE從業人員共同發起,專注在區塊鏈領域的技術驅動型投行服務,在區塊鏈股權及數位資產投資領域佔有一席之地,合夥人及員工大部分都有頂尖投資機構背景。目前已投資及服務項目十餘個,在新加坡、日本、矽谷、均有分支機構或戰略合作夥伴,幫助更好的項目落地發展。
關於BN capital
2017年初剛成立的犇睿資本,主要由區塊鏈專業投資人、研究人員、投行,VC\PE從業人員共同發起,專注在區塊鏈領域的技術驅動型投行服務,在區塊鏈股權及數位資產投資領域佔有一席之地,合夥人及員工大部分都有頂尖投資機構背景。目前已投資及服務項目十餘個,在新加坡、日本、矽谷、均有分支機構或戰略合作夥伴,幫助更好的項目落地發展。
加密資產管理
BN capital 的合夥人李高強 Bruce.Lee 用杜邦分析法為區塊鏈價值建立模型。
區塊鏈技術常被詬病泡沫化,其主要原因可能為缺少一個有條例又有邏輯的數據模型來預測價值,犇睿資本 CEO 李高強利用 ROET (淨通證資產收益率) 以及杜邦方程式架構一個通證 (Token) 的評價模型。以下我們稍微整理了該模型:
ROET :
在傳統金融投資中,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)主要拿來評價一間公司的經營績效,是投資人常考慮的財務指標。
ROE=稅後盈餘\股東權益
同樣道理,李高強用同樣的概念做了一個通證資產報酬率的模型:

盈餘的部分主要來自區塊鏈產生的三種價值: 募集以太坊的管理價值增量、通證管理價值增量、通證內涵價值增量。分母的部分由資產扣除負債(資產=權益+負債)。資產包括早期募資出讓通證份額的剩餘價值、出讓通證份額對標的其他等價物價直;負債的產生則是因為挖礦、培養拓荒用戶、發展社區而進行的通證資產內循環部分。
通證杜邦分析法 :
傳統金融市場的杜邦分析法

通證杜邦分析法

分析過程就像剝洋蔥一樣,逐漸抽絲剝繭,
(一)通證收益率

通證收益利率可以知道每一單位通證業務銷售能帶來多少收入比例,也代表區塊鏈項目的平均收益水準。TSM越高也就代表區塊鍊項目獲利能力越好。
(二)通證淨收益

(三)通證銷售額(Token Sales)

即我們剛剛提到區塊鏈產生的三種價值:
募集以太坊管理價值、通證管理價值、通證內涵價值
(四)商譽
區塊鏈項目的可拓展性,主要針對發展底層技術的公鏈。可拓展性越高意味着更多的Dapp將接入側鏈,公鏈生態更加完善,區塊鏈項目的價值也就越高
(五)通證業務成本(cost)

初始價為最一開始在次級市場上數字資產的起購價、研發費用(R&D)、公關關係維護費用(PR)、空頭費用(Airdrop)、上交易所的費用(Listing fee)
(六)稅
目前法規未明訂
(七)通證資產周轉率

傳統資產周轉率是銷售利潤率與資產利潤率的關係,反映一間公司營運績效的能力。同理,上圖的銷貨淨額在通證裡就是剛剛提到的通證銷售額(Token sals);通證資產分為長期資產和流動性資產:

流動性資產=預付帳款+項目坊的法幣價值+應收帳款
(八)負債

項目儲備金(Reservation) : 支付給礦工的獎勵金
拋盤壓力(sell-off presure)
應付帳款
生態維護費用
(九)權益

呆帳準備金
代幣收益 : 區塊鏈中因代幣買賣而得到價差的獲益
投資收益 : 區塊鏈中,投資收益指由代幣購買其他代幣或做其他用途投資
研究發展
保留盈餘